1、该质量问题是由施工单位采用不合格品造成的,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不属于保修范围,因此要对质量问题负责.
3、施工技术文件包括:①施工组织设计②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技术交底③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等出厂合格证④出厂检验报告和复验报告⑤施工记录⑥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⑦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⑧功能性试验记录⑨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竣工验收文件等.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在不影响道路管线施工及水电供应方便的地域设置办公区生活区和材料仓库掌握区域内管线情况施工中确保管线安全根据横向分配情况设立临时支撑施工前对临时支架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对桥墩的顶面高程中线及跨距进行复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方可安装除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输吊装方案外还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导行方案向交通管理部门汇报取得支持与配合
16、钢梁吊装前的准备工作:①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在不影响道路、管线施工及水电供应方便的地域设置办公区、生活区和材料仓库②掌握区域内管线情况,施工中确保管线安全③根据横向分配情况,设立临时支撑,施工前对临时支架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④对桥墩的顶面高程、中线及跨距进行复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方可安装⑤除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输吊装方案外还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导行方案,向交通管理部门汇报,取得支持与配合.
5、事故处理要全面,原则是:①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②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③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④没有制订防范措施不放过。
7、处理安全隐患的原则:①区分通病、顽病、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②对检查出的隐患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经检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③安全检查人员对检查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向责任人指出,限期纠正④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保存验证记录。
1、张拉人员的要求:张拉作业必须具备经批准的张拉作业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具备上岗资格证书,安全防护措施到位;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于新调来的人员,项目部必须实行逐级交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成员。
3、螺栓丝扣滑移造成灰浆跑出,由材料管理员和技术人员负责。原因:材料采购与构件加工要择优选择,对到场材料认真验收质量②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质量,检查不流于形式,以消灭质量事故,降低质量成本。
18、拆模方案:①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②顶模板根据其构件类型、跨度,依据混凝土的强度来确定拆模时间.
1、盾构机械工人只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不能独立操作的。按有关规定,机械工、起重工、车辆驾驶、电工、电焊工、司炉工、爆破工等特殊工种,除了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作业。
16、吊装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①吊装作业未坚持持证上岗制度②吊装是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监控不到位③安全度未落实④现场未设置禁止通行设施
17、管节长度由6m变成8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重新验收起吊能力能否满足,包括龙门吊自身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基础承载力。
顶管分节长度增加,因而阻力加大.措施:注浆减阻、管壁图蜡减阻、增设中继间
2、对业主供应的补偿器、阀门等材料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补偿器、阀门应到工程所在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取得合格证书。监理工程师应对甲供物资进行检验和签认。
3、对检查中发现的安装质量问题和不符合报告提出的问题,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应由技术负责人验证并记录。
2、工作井土建施工由A公司负责,A公司应承担地面硬化不符合要求的主要责任;B公司负责盾构机吊装,应事先确认地面承载力和吊装安全,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1、安全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①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②地面及深基坑作业的防Hale Waihona Puke Baidu③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④施工用电安全措施⑤机械设备安全使用⑥四新技术安全技术措施⑦预防自然灾害措施⑧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8、管道交叉处理原则:①交叉时,应先征得权属单位和其他单位的同意后进行处理②尽量保证满足其最小净距,且有压管道让无压管、支管让干管、小口径让大口径。
9、燃气钢管焊接人员的条件:①承担燃气钢管、设备焊接的人员,必须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焊工合格证书,且在证书的有效期及合格范围内从事焊接工作②间断焊接时间超过6个月,再次上岗前应重新考试③承担其他材质燃气管道安装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间断安装时间超过6个月,再次上岗前应重新考试和技术评定④当使用的安装设备发生变化时,应针对该设备操作要求进行专门培训。
10、龙门吊移梁时梁下有人作业说明什么问题:①安全管理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按照规范要求,龙门吊作业时,作业范围下面不能有人②龙门吊司机和梁下工人存在安全教育不到位的问题,项目部安全负责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
1、沟槽开挖至槽底后,应由业主组织设计、勘察等单位验收槽底,确认基础土质和承载能力.对松软地基和坑洞应由设计人提出处理意见,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基底处理。
9、沥青路面平接缝做法:先用直尺检查接缝处已压实的路面,切除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涂刷粘层油并用熨平板预热,铺上新料后一起碾压,骑缝先横向后纵向碾压。
10、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原因分析:①施工方式问题:三辊轴机组的直径应与摊铺层厚度匹配,控制摊铺速度,排式振捣机振捣②切缝问题:根据昼夜温差确定切缝的方式和深度③养护问题:养护时间可能太多,养护时间不得少于混凝土达到80%设计弯拉强度所需时间,一般14—21天.设计弯拉强度达到100%,才能开放交通
2、项目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立即发出安全隐患通知单,不能停留在会议纪要。受检单位对安全隐患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保持验证记录.
3、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
4、事故调查人员:项目技术、质量、安全部门人员,企业安全、质量部门,企业工会代表,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14、大体积混凝土墩台分块浇筑规定:①分块合理布置,200m2不得超过2块,300m3不得超过3块,每块面积不得小于50m2②水平分层浇筑,分层高度1。5-2m③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应与墩台截面尺寸较小的一边平行④邻层分块接缝应错开,做出企口形,并按施工缝处理。
10、施焊单位的要求:①有负责焊接工艺的焊接技术人员、检查人员和检验人员②具备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的焊接设备且性能稳定可靠③有保证焊接工程质量达到标准的措施④焊工应持有有效合格证,并应在合格证准予的范围内焊接。
11、燃气管道安装完成后做哪些检验:应依次进行管道吹扫、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12、供热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①熟悉设计图纸,对不明白的地方,应在设计交底时弄清楚②对管材和附件进行入场检验③进行工程测量放线④对开槽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现场核查及坑探⑤穿越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工作坑的位置及工程进行顺序应取得穿越部门有关管理单位的同意和配合。
11、分包公司原因路面出现裂缝,总包方扣除其全部质保金作为维修费不妥,应由分包方进行维修,验收合格后,保修期满退换保证金
12、分包方制定进度计划的依据:总包方的进度计划、分包合同、工期、分包项目工程量、施工方案及计划投入的工料机.
13、处理暗塘索赔的依据:①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经认可的施工计划、施工图②双方来往信件和会议纪要③具体的进度及现场的有关文件④工程检查验收报告⑤换填材料的使用凭证。
4、对质量计划中规定的重点工序:焊接和防腐工艺,应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对焊接、防腐工艺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控制规定外,还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经项目部或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5、供热管网验收程序:自行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竣工预验收,并进行管网总试压、清洗和试运行合格,才具备工程验收条件。工程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约请设计、勘察、监理、管理、质量监督机构参加。
7、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①线路加固方案不满足安全要求②加固方案没有限制列车速度③施工中箱涵连续顶进
8、开挖面坍塌的原因:①开挖面坡度大于1:0。75,放坡过陡②铲车逆坡挖土③钢刃脚进土小于100mm,超前挖土④雨水减小了开挖面的稳定性⑤列车行驶增加了坡顶荷载
15、钢桥预制前做哪些工作:根据选用的吊机能力、运输能力及工厂制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该立交桥纵横向分割方案。分割方案必须经设计、制造、建设和监理等单位共同商定,特别要考虑分割后钢梁的稳定性及桥梁整体的拱度和分割后刚性变化对拱度的影响,通过建立模拟计算修正分割后单片钢梁的制造预拱度。必要时应经专家论证。
4、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包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熟悉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和测量放样.
5、总包方负责汇集施工资料,整理所有的施工技术文件,并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分包方应主动移交分包工程的施工资料.
6、监理工程师是按施工合同文件执行计量支付的,项目部应就此增加的工程量,事先征得设计变更和收集充分证据。
7、防止扬尘对层撒大水:改变了二灰稳定碎石的含水量,影响压实度,水渍集中处还可能造成翻浆。
4、箱涵工作坑属于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缘呈封闭状态布置,距坑壁不小于1-1。5m,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另配以地面排水系统。
顶进作业在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0.5m进行,雨期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降水井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加密,排泄方法适当减少。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外延长度不少于通道口宽度的一倍.
8、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措施:①及早发现坍塌和掩埋事故的预兆,及时抢险,避免事故的发生②及早发现坍塌和掩埋事故的凶兆,以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及早撤离现场③熟悉各种抢险支护和抢险堵漏的方法。
9、基坑开挖和支护的主要技术措施:①开挖前,对周围管线进行确认并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②对基坑临近河堤的土层进行地面注浆加固③开挖过程中随开挖随锚喷桩间混凝土,按设计位置架设钢管支撑④临近河堤保护段范围,严格遵循平面分层分步,纵向拉槽开挖,充分考虑空间效应,控制基坑变形,减少土体开挖对河堤的影响,并对河堤进行严密监测⑤加强基坑监控量测,做到信息化施工⑥开挖至基底后及时施做垫层和结构底板。
5、自来水等管线可采用①尽可能迁移;②无法迁移采用暴露管线或支架等保护措施;③编制应急措施,并备有相关材料和机具④加强施工监测
6、顶进监控:①顶进过程中,应对线路加固系统、桥体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背进行监控.②监控方案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上一级批准,有变更时要办变更审批。
14、钢绞线安装方法要求:①先穿钢筋的,浇筑前检查管道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②后穿钢筋的,浇筑后立即疏通管道确保畅通③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不得穿入钢筋④根据空气湿度和盐分大小,控制预应力筋安装后至孔道灌浆完成时间,否则采取防锈措施⑤电焊时对预应力筋采取保护措施。
15、吊装时的不安全行为:①初次第一吊没做试吊②视线不好进行吊装作业③违章指挥作业④不听劝阻盲目赶工,安全意思不强⑤在吊装区行走不安全状态:①钢丝绳质量不合格,应报废不用②钢梁边缘锋利,未加衬垫。
1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依据招标、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本企业具体条件,抓住主要环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2、先张法预应力筋操作过程:调整预应力筋长度→初始张拉→正式张拉→持荷→锚固k8凯发官网